一场大雨,让我感受到了北京早上天气的另一番风味。寒风迎面袭来,清新、凉爽、寒意全涌上心头。马来西亚虽然是位于赤道附近的国家,但是因为常年多雨,所以每一次下雨之后温度也是如此。这一场大雨让我想到了我远在马来西亚的亲人。
今天的行程是到北戏上课,而课程的内容则是我们在中小学时期也曾接触的弟子规 。我倒是蛮有兴趣想了解在中国教课的老师们是如何指导这一堂课程的,平日从老师带回的纪录片中看到中国学子朗诵弟子规时都是摇头晃脑的,不知今天的带课老师是否会要我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呢?真让我期待。
抵达北戏之后我们便直接走向课室,未进到课室前便看到一位光着头顶的老师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据昨天的老师说,该位将指导我们的老师害怕我们都不懂得汉语,心中忐忑不安。开始上课后,倒是一切正常进行,不过,廉老师的上课模式却是与马来西亚有小小的区别。而最大区别是在于老师的上课的风格。老师讲课时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吸引了我们对欲更进一步的聆听他的讲课,与马来西亚相对正规的教学方式比较别有另一番风味。听完了廉老师的讲课后便是吴老师的“北京小吃介绍”,老师非常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北京各风味小吃。虽然我们还未接触到这些北京地道小吃,但早已在千里之外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对北京小吃更万分期待。
结束了课程,我们便移步到餐厅继续接受中华文化的挑战——包饺子。一粒粒看似简单的饺子,蕴含的历史可真不少。相同的制作饺子的工序一点也不简单,看餐厅阿姨灵巧的包上一颗颗的饺子。但当我们亲自实践时,可说是瞎子摸象——乱来。品尝饺子的时候,还是觉得专业人士包的饺子更合口味。
在今天倒是有一小段小插曲,那就是我们发现,有许多中国朋友认为马来西亚华侨不懂得说汉语,其实在马来西亚大部分的华裔都能说上三种语言,其中包括华语、马来语与英文。
但是我相信这一次的中国寻根之旅除了让我们大开眼界之外也能与中国的朋友进行交流,这一次的寻根才会更有意义。
文/马来西亚尊孔独立中学 陈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