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武生大家谈》项目实施暨《京剧大家谈》系统工程启动会在学院第二会议室召开。全讯白菜策略名誉院长孙毓敏、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副院长许翠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杨少春、京剧研究专家常立胜、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薛晓金、《武生大家谈》特邀主编封杰,相关部门负责人鄂林、王晓燕以及京剧系武生行当的教师。会议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蒋淑媛主持。
刘侗院长在启动会上指出,为进一步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巩固北戏在京剧流派传承教学中的地位,学院启动《京剧大家谈》系统工程。学院计划用3-5年时间,按照京剧的行当、流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京剧名家、大家进行录音、录像访谈。这些大家、名家是京剧艺术传承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展京剧教学示范的宝贵资源,做好这项工作,既是及时、有效地抢救即将失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京剧的行当教学、流派教学、剧目教学、动作示范留下宝贵的第一手的音像资料,必将有力地促进京剧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武生大家谈》作为系统工程的子项目由于基础较好,率先展开。刘院长同时也希望年轻的武生老师们,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做好武生艺术的传承者、接力者和传授者,为把北戏建成京剧艺术的传承之地、保护之地而努力。
会议还确定了《武生大家谈》编委会构成及工作人员名单,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就首批被采访艺术家名单、访谈的结构设置、内容特色定位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录音、录像访谈应当挖掘出各位艺术家的特色、特点,能够达到“掏出来”、“留下来”、“传下去”的目标,同时,从流派教学的角度,也应该照顾到师承沿革、动作规范等因素。
最后,党委书记刘宝华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几位老专家的积极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京剧大家谈》是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基础工程、抢救工程,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希望大家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为京剧人才的培养、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郭涛 图/刘鑫鑫